关注我们

检测服务:0571-85027145

质量投诉:0571-85025361

: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下沙路300号一号楼B区

当前位置:首页 » 计量纵横 » 计量文化

成语典故中的度量衡之“尺幅千里”

发布时间:2022-01-27来源:阅读:
尺幅千里
汉语拼音:chǐ fú qiān lǐ
出处和示例:◇唐·李延寿《南史·昭胄传》,“幼好学,有文才,能书善画,于扇上图山水,咫尺之内,便觉万里为遥。”◇唐·徐安贞《题襄阳图》,“图书咫尺,千里意悠悠。”◇清·何绍基《与汪菊士论诗》,“然未尝无短篇也,尺幅千里矣;未尝无淡旨也,清潭百丈矣。”

成语解释:尺幅千里原指一尺长的画幅却呈现了千里长的景象;小幅的画中展示了广阔的空间。比喻诗文、图画等篇幅虽小但意义深远,也比喻外形虽小但内涵很大。该成语还用于表达深远的气势和意境。

链接度量衡:“尺”在这个成语中是指我国古代长度计量的单位。我国古代度制通常1尺=10寸,但历朝历代“尺”的量值并不一致。“尺幅千里”成语出自唐代,描写的是南朝的故事。《唐六典·金部郎中》曰,“凡度,以北方秬黍中者,一黍之广为分,十分为寸,十寸为尺,一尺二寸为大尺”,故按唐代尺度分“大尺”“小尺”。“小尺”只限于“调钟吕测晷影,合汤药及冠冕之制”,除此一般都用“大尺”,所谓“公私悉永达者”。唐时大尺1尺约合30.6厘米,按南朝时的尺度1尺约合24.7厘米。